Cell Research丨程净东课题组揭示肿瘤抑制因子PDCD4抑制细胞翻译起始的新机制

细胞中的蛋白质翻译是一项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它将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功能性蛋白质,从而实现细胞的正常功能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翻译的起始阶段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大量能量和时间(1)。在真核细胞中,这一过程始于43S前起始复合物(PIC)的组装,其中包括40S核糖体、eIF1、eIF1A、eIF3复合物、eIF5以及eIF2三聚体复合物(TC)(2)。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这一过
2024-04-22

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JAMA Neurol》发文提出早期预防卒中神经功能恶化治疗新方案

该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4小时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且不增加颅内出血和系统性出血风险
2024-04-23

Cell Rep | 同济大学高绍荣/高睿/陈嘉瑜/杨光研究团队揭示染色质环境在哺乳动物胚胎谱系分化中协调转录因子互作网络的分子机制

哺乳动物的合子具有全能性,通过精细而有序的谱系分化产生了生命个体复杂多样的细胞类型。第一次谱系分化形成了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和滋养外胚层(trophectoderm, TE),随后进一步发育产生胚胎和胚外两种谱系。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结合到基因组的特定区域来调控基因的时序性表达。前期基于
2024-04-22

Cell杂志发表北大医学合作团队重要研究成果 — 发现菌源胆汁酸的全新修饰类型及生物合成通路,是脂肪性肝炎防治的新策略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互惠共生,密不可分,定植在宿主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宿主生理与病理生理功能。其中,胆汁酸是沟通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的关键信使分子。初级胆汁酸,如: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在人体肝脏中合成而来,并经由胆囊进入肠道,被肠道微生物代谢为脱氧胆酸(DCA)、石胆酸(LCA)等次级胆汁酸。胆汁酸可以通过调控法尼醇X受体(FXR)、胆汁酸G蛋白偶联受体5(TGR5)、
2024-04-23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光伟课题组发现滤泡辅助性T细胞分化调控肿瘤免疫新机制

细胞免疫疗法已经显示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独特优势。在免疫细胞抗肿瘤治疗中,CD4+ T细胞可以通过发育分化为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 TFH)并通过调节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可以直接影响B细胞分化和成熟,介导抗肿瘤体液适应性免疫调节。然而,TFH细胞分化和调节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20

Science Advances | 陆剑课题组揭示黑腹果蝇演化历史和环境适应机制

解析环境适应的遗传机制是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关于适应的遗传机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究,比如适应发生更多的依靠群体中新产生的有利变异还是利用群体中既有的遗传变异?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在环境适应中是否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怎样差异的遗传架构(genetic architecture),是由少数具有主要效应的基因决定,还是由大量的微效的位点共同影响?蛋白质编码变化和基因表达变化在适
2024-04-19

The LANCET | 宋逸/马军团队发表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重要策略研究成果:匹配行动与需求,优化政策应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柳叶刀》(The Lancet)于北京时间4月19日发表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宋逸/马军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与国内外多领域专家学者合作、以及青年人参与,全面梳理并分析了中国全国性调查数据和高质量研究证据,发现过去三十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也面临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挑战。当前政策需要全面回应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健康风险和健康决定
2024-04-19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念团队揭示L1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活性调控染色质拓扑结构域边界的形成

转座子 (transposon) 是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DNA,存在于几乎所有生命体中,最早在植物中被发现,并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转座子曾被称为基因组中的‘暗物质’,转座子活性与多种疾病和发育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晰。转座子在人基因组中约占50%,其中L1反转录转座子约占人基因组的17%,是目前人体内唯一活跃的、并且能够自主转座的转座子。L1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变异
2024-04-16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李文献/韩园团队构建神经病理性角膜痛新模型

角膜是全身感觉末梢分布最密集的部位,临床上多种疾病可诱发角膜持续疼痛,如干眼症、角膜切割手术或糖尿病眼部病变等。部分患者经眼科规范治疗、排除眼部致病因素后,仍长期存在眼部干涩、刺痛等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这类以角膜痛觉感受显著而眼表病变缺失(被称为“Pain without stain”)的患者,可能患有神经病理性角膜痛(Neuropathic Corneal Pain,简称NCP)。
2024-04-15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研发纳米酶“刷”掉过量眼表活性氧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李贵生教授团队携手合作,在国际材料学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封面论文《工程化超小铈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高效抗氧化治疗干眼研究》(Engineering Ultra-Small Cer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Nanozyme
2024-04-15
科研狗©2015-2024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