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伤流液的成分分析实验
       
        
					植物根系不仅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重要器官,而且还是重要的合成器官,植物吸收的无机盐,有一部分即在根中进行初级同化,转变为有机物并向地上部运输。 当植物地上部被切去时,从伤口处就会有液体流出,这种现象称为伤流,所流出的汁液称为伤流液。伤流反映了根系的活动情况,测定伤流液中各种营养成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价根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本实验通过点滴分析鉴定伤流液的几个成份				
        
        
          
							一、材料与设备
 材料:玉米苗或丝瓜苗
 仪器:弯曲玻璃管(内径3-4 mm 、弯曲角度45?)、乳胶管、刀片、烧杯、白瓷板、滴管
 试剂:二苯胺试剂:0.05 g二苯胺溶于5.4 ml 浓硫酸中。
           0.5%联苯胺:0.5 g联苯胺溶于100 ml 50%的乙醇中。注:联苯胺先用少量酯酸溶解。
           5%钼酸铵溶液:5 g钼酸铵溶在100 ml 蒸馏水中。
          0.1%茚三酮试剂:0.1 g茚三酮溶于100 ml 95%乙醇中。
          0.1%蒽酮试剂:0.1 g蒽酮溶在100 ml 浓硫酸中。
          饱和醋酸钠溶液:
          固体亚硝酸钴钠
 实验步骤
 1.收集伤流液
 (1)将乳胶管的一端紧套在玻璃管的短头,以防漏水。玻璃管的另一端接一试管用于收集伤流液。
 (2)挑选健壮待测植株,在距地面3 cm 处切去地上部分,将乳胶管的另一端套在植物的断茎上,以防漏气。将试管位置放得稍低于地面,在植物根际浇足水,第二天伤流液自动流入试管中。就可收取伤流液。
 2.点滴分析
 (1)硝态氮
 在NO-3存在时,二苯胺被硝酸氧化而显深蓝色 
  
 取一滴伤流液在瓷板上,加一滴二苯胺试剂,呈蓝色。
 (2)无机磷
 钼酸铵[(NH4)2 MoO4]遇磷酸盐生成磷钼酸铵[(NH4)3PO4·12 MoO3·2H2O],它的氧化能力极强,可氧化自由钼酸或钼酸盐难以氧化的联苯胺生成联苯胺蓝和钼蓝两种物质。
 取一滴伤流液于白瓷板上,加一滴钼酸铵溶液,加热干燥后再加一滴联苯胺溶液和一滴醋酸钠饱和溶液,如有磷存在,就呈现蓝色。
 (3)钾离子
 中性或微碱性的钾盐溶液加入亚硝酸钴钠生成黄色晶状沉淀亚硝酸钴钠钾。
 Na3Co(NO2)6+2K+→K2Na〔Co(NO2)6〕↓+2Na+
 铵盐能干扰这个反应。
 取一滴伤流液于白瓷板上,放在70℃烘箱中片刻,使NH3逸出,再加少许固体亚硝酸钴钠有黄色浑浊出现,指示钾的存在。
 (4)氨基酸
 凡含有自由氨基的化合物,与水合茚三酮共热时,能产生紫色化合物。
 取一滴伤流液于白瓷板上,加一滴茚三酮溶液,置于70-80℃恒温箱中,5-10分钟后取出观察颜色,红紫色出现指示氨基酸存在。
 (5)可溶性糖
 蒽酮与糖反应显蓝紫色。
 取一滴伤流液于白瓷板上,加2-3滴蒽酮试剂,放入70-80℃恒温箱中,5-10分钟后取出观察,蓝紫色出现则指示糖的存在,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