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团队在《细胞》扔下一枚重磅炸弹——用生成式AI从零设计“基因开关”,精准操控哺乳动物特定细胞的基因表达!这波操作直接把合成生物学推进到“自定义DNA”时代,搞基因编辑的速来围观!
一、技术核心:AI如何玩转DNA乐高?
训练策略:
喂给AI海量数据:团队5年肝了64000+次实验,建了全球最大血细胞合成增强子数据库,涵盖38种转录因子组合在7个发育阶段的活性图谱。
模型目标:预测A/T/C/G的排列组合,生成只在目标细胞(比如造血干细胞)中激活基因的DNA序列(长度≈250bp)。
验证实验:
小鼠血细胞实操:AI设计的增强子被插入基因组随机位置,成功点亮荧光蛋白,且无脱靶!
反常识发现:某些转录因子组合出现“负协同效应”(两个激活因子一起上反而抑制表达),这波非线性调控够课题组再水10篇paper!
二、为啥说这是里程碑?传统方法被吊打!
传统痛点:依赖天然增强子,种类少、调控糙,治个病可能误伤健康细胞。
AI方案优势:
精准制导:开关只在特定细胞生效(比如让干细胞只变红细胞,不跑偏成血小板);
无限可能:直接设计自然界没有的DNA元件,要啥功能就写啥代码!
应用场景:
基因疗法2.0:给CAR-T细胞装“自杀开关”,防细胞因子风暴;
疾病建模:定制器官芯片中的细胞行为,发Nature不是梦!
三、挑战预警:想复现?先准备好算力和肝!
数据饥渴:高质量增强子数据稀缺,没团队同款64000次实验的毅力慎入;
算力门槛:训练生成式AI需要超算中心支持,显卡燃烧警告!
跨学科劝退:既要懂合成生物学,还得会调参炼丹,单干党瑟瑟发抖…
四、脑洞时间
技术迁移:这套AI模型能用来设计植物细胞的启动子吗?搞分子育种的同学快冲!
临床转化:如何解决病毒载体递送效率问题?AAV还是LNP更香?
伦理争议:自定义DNA开关会不会被玩成“基因武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