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光伟课题组发现滤泡辅助性T细胞分化调控肿瘤免疫新机制

细胞免疫疗法已经显示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独特优势。在免疫细胞抗肿瘤治疗中,CD4+ T细胞可以通过发育分化为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 TFH)并通过调节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可以直接影响B细胞分化和成熟,介导抗肿瘤体液适应性免疫调节。然而,TFH细胞分化和调节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20

Science Advances | 陆剑课题组揭示黑腹果蝇演化历史和环境适应机制

解析环境适应的遗传机制是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关于适应的遗传机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究,比如适应发生更多的依靠群体中新产生的有利变异还是利用群体中既有的遗传变异?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在环境适应中是否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怎样差异的遗传架构(genetic architecture),是由少数具有主要效应的基因决定,还是由大量的微效的位点共同影响?蛋白质编码变化和基因表达变化在适
2024-04-19

The LANCET | 宋逸/马军团队发表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重要策略研究成果:匹配行动与需求,优化政策应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柳叶刀》(The Lancet)于北京时间4月19日发表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宋逸/马军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与国内外多领域专家学者合作、以及青年人参与,全面梳理并分析了中国全国性调查数据和高质量研究证据,发现过去三十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但也面临新的健康问题和社会挑战。当前政策需要全面回应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健康风险和健康决定
2024-04-19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念团队揭示L1反转录转座子的转录活性调控染色质拓扑结构域边界的形成

转座子 (transposon) 是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DNA,存在于几乎所有生命体中,最早在植物中被发现,并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转座子曾被称为基因组中的‘暗物质’,转座子活性与多种疾病和发育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晰。转座子在人基因组中约占50%,其中L1反转录转座子约占人基因组的17%,是目前人体内唯一活跃的、并且能够自主转座的转座子。L1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变异
2024-04-16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李文献/韩园团队构建神经病理性角膜痛新模型

角膜是全身感觉末梢分布最密集的部位,临床上多种疾病可诱发角膜持续疼痛,如干眼症、角膜切割手术或糖尿病眼部病变等。部分患者经眼科规范治疗、排除眼部致病因素后,仍长期存在眼部干涩、刺痛等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这类以角膜痛觉感受显著而眼表病变缺失(被称为“Pain without stain”)的患者,可能患有神经病理性角膜痛(Neuropathic Corneal Pain,简称NCP)。
2024-04-15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研发纳米酶“刷”掉过量眼表活性氧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李贵生教授团队携手合作,在国际材料学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封面论文《工程化超小铈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酶高效抗氧化治疗干眼研究》(Engineering Ultra-Small Cer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Nanozyme
2024-04-15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配体效能调控µ型阿片受体构象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

在临床治疗领域,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强效镇痛药,它们通过激活脑内的µ型阿片受体(µOR)产生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历史悠久,鸦片的使用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代苏美尔文明,而使用提纯的吗啡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耐受性增加以及严重的副作用,如便秘和致死的呼吸抑制。2000年以来,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已经造成约40万人死亡。正在
2024-04-16

北京大学王东信团队在BMJ发文,报告围产期抑郁防治新进展

4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王东信教授团队在医学顶级期刊The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F=105.7)发表了题为“Efficacy of a single low dose of esketamine after childbirth for mothers with symptoms of prenatal depression: randomise
2024-04-17

Cancer Cell:张宁/吴健民/杨兴团队揭示肝癌治疗的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新机制

肝癌是中国高发恶性肿瘤。由于其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最新的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仅对20~30%的患者有效,并且缺乏指导精准用药的药敏分子分型。因此亟需研究可以指导肝癌精准用药的分子分型和揭示新的耐药靶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宁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聚焦于肝癌异质性探究,通过一系列前期工作揭示了肝癌的基因组异质性(Gastroenterology, 2016)、表型异质性(Cancer Cell, 20
2024-04-17

陈苏仁实验室在Protein & Cell发表文章揭示CCDC188基因突变为无头精子症新的致病遗传因素

2024年4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苏仁课题组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王彬彬课题组和北京协和医院李宏军课题组在Protein & Cell(中科院1区,IF=21.1)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CCDC188 gene as a novel genetic target for human acephalic spermatozoa syndrome的文章,研
    20
科研狗©2015-2024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