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医院郭秀海教授团队《BMC MED》提出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新策略并揭示其作用机制

科研进展 | 2024-03-11 | 浏览次数:62
来源地址:http://news.ccmu.edu.cn/syyw_12977/48e2ab3fcf8646aebff17b866b3497b8.htm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秀海教授团队在《BMC Medicine》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acetazolamide combined with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risk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乙酰唑胺联合远隔缺血适应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新策略,并揭示联合方案的作用机制。这一策略的提出为抗低氧反应提供了新思路,并为急性高原反应的病生理机制确定了新靶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墨麒博士为第一作者,郭秀海教授为通讯作者。

目前,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手段有限,传统预防药物乙酰唑胺不良反应明显,新兴预防手段远隔缺血预适应有潜在治疗前景。为了探索有效、快速、安全的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新策略,郭秀海教授团队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盲终点临床试验,共入组250名健康志愿者。志愿者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常规适应组、快速适应组、乙酰唑胺组以及乙酰唑胺联合快速适应组,接受相应干预措施后进入4000米海拔的常压低氧仓。结果显示联合组疗效最优,将AMS发生率从空白组的26%降至6%,降低幅度达77%,并在药物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AMS发生率超过50%。同时,联合方案的使用较单用并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探索联合方案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了低氧前后的外周血样本,在440个蛋白因子中筛选出了 30个低氧相关蛋白,发现低氧相关蛋白主要涉及炎症与免疫功能。研究团队对低氧相关蛋白进行多层次筛选,最终聚焦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家族的PDGF-AB是联合机制的潜在靶点。进一步对250名志愿者PDGF-AB表达的定量验证结果显示,乙酰唑胺与远隔缺血预适应能够协同在低氧前降低PDGF-AB水平,且该降低与不发生AMS密切相关。此外,该研究还发现3个PDGF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070958 C>T, rs9690350 G>C, 以及rs1800814 G>A)与AMS发生与否密切相关,且不同基因型对干预措施的反应不同,并影响PDGF-AB浓度,从而进一步验证了PDGF-AB与AMS的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该研究提出了乙酰唑胺联合远隔缺血预适应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新策略,并探索了联合策略的可能机制,明确了PDGF-AB在AMS预防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揭示AMS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受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ZYLX2021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1302)、北京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BHTPP2022095)基金的资助。

郭秀海,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脑血管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致力于低氧适应和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 项,在《BMC Medicine》《PNAS》《Aging and Disease》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70 余篇,获批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牵头荣获第28届GSMA最佳互联健康移动创新奖。

全文链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762951/

 

撰 稿:郭秀海

审 核:郝峻巍

分享:
说明:本页内容来自互联网搜索引擎自动搜索发布,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浏览,如果您不希望您的管理页面被本站索引发布,请联系我们。

推荐动态

科研狗©2015-2024 科研好助手,京ICP备20005780号-1 建议意见

服务热线

178 0020 3020

微信服务号